雷克雅未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五天工作制提出时遭反对,活七天都干不完 [复制链接]

1#

每到双休日,人们或外出游玩、或亲朋好友相聚、或充电学习…人们在周六周日这两天享受生活,放松身心,调节情绪,在经过了五天辛苦的工作后,每周固定的两天休息显得弥足珍贵,不可或缺。

人们每周都会尽情地享受双休日的美好休闲时光,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双休日是怎么来的,为了使您对此有所了解,本文详细地为您回顾一下我国出台“五天工作制”的经过。

美国最早实行一周双休,其他国家也相继采用

据考证,一周休息两天的做法最早出现在美国新英格兰州的一家棉花作坊。在这家棉花作坊里做工的工人有的信奉基督教,有的信奉犹太教。在基督教中,星期天是教义规定地用来崇敬上帝的一天,这一天是不能工作的。而犹太教则规定星期六为休息日。

为了避免两个教派的工人在哪一天休息这个问题上产生矛盾,棉花作坊的老板决定星期六和星期天都休息,将减少的工作时间平摊到周一到周五。

到了年,由于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越来越多的人没钱消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老板亨利福特决定在周六和周日关闭生产线。一方面通过减产减少库存压力,另一方面他认为如果工人有更多的休息时间,他们就会花费更多的钱,会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做法引来一些企业的纷纷效仿,每周五天工作制逐渐在美国传开。

年,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工厂缺少订单,工人无工可开,既然无活可干,那么就索性休息,美国开始了大范围试点一周40小时工作制,总统罗斯福签署新劳动法规确定了“一周五天,一天8小时”工作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相继采用。到70年代,世界各国已普遍实行五天工作制,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员工劳动时间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以前我国实行六天工作制,很多人星期天比平时还累,星期天变“超级星期七”

新中国成立后仿照苏联规定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时间在每天8小时至10小时。对每周工作多少天没有明确规定。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广大干部职工劳动积极性很高,在高涨的建设国家的劳动热情中自然形成了一周工作六天,星期天休息的劳动制度,并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虽说我们工作时间很长,经常还要加班加点,但由于我们存在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科技发展缓慢,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等问题,我国企业生产效率普遍较低,工作时间并未有效利用。

曾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民主德国专家格里西对中德两国企业的情况均十分了解,他指出,民主德国实行五天工作制,每周工作6小时,中国工人每周工作六天,每周工作48小时。虽说中国工人比德国工人每周多12小时工作时间,可两国工人实际的劳动时间几乎一样。有数据显示,当时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只占总工作时间的一半左右。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每周只休息一天,有点“不够用了”。

因为连续工作六天,家务活不断累积,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平时忙于工作,子女教育、修修补补、大事小情各种杂务都要等到星期日来做,星期日比上班还忙还累,星期日变成了“超级星期七”。

我国从年5月1日起实行五天工作制,一周双休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往逐渐增多,派出大量人员赴发达国家学习考察。在国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的胡平在外国考察时发现,很多欧美国家每周仅仅工作五天,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这些国家每周工作时间虽然短,但生产效率却非常高,同时教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得也非常好,这引起了胡平的思考。

胡平统计了一下,发现当时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世界上像我国这样实行六天工作制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经济发展缓慢的欠发达国家。

胡平将国外考察的五天工作制情况反馈给领导,提出我国应学习国外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建议,认为这么做不但可以使人民有更多休息时间,而且可以促进我们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增产节约,有利于拉动消费。

收到这个建议后,时任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指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久后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缩短工时课题组,研究在我国缩短工时,提高效率的可能性。

当时有人对实行“五天工作制”提出明确反对,他们说“活七天都干不完,还五天!”

这种反对意见不无道理,工作时间缩短了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会不会导致生产力下降?要想实行“五天工作制”这个问题必须有答案。

课题组通过研究发现,当国家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适当缩短工作时间不但不会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经过大量的研究和抽样调查,课题组得出结论:我国已具备逐步推行五天工作制的条件。实施五天工作制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题组向国家提交了报告,建议立即着手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尽早在全国实行五天工作制。

报告提交上去后得到了宋健等领导的肯定,在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补充研究后,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报告提交到国务院。当时胡平乐观地估计“五天工作制”很快就有可能实施。没有想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这个问题被搁置起来。

“五天工作制”没能像预想的那样顺利实行,这使胡平很不甘心。年,胡平决定在本单位先试行。他向国家科委的领导请示时有的领导赞成,但也有领导表示坚决反对。反对的领导说:“中国目前的状况不是要多休息,而是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强度。”

在赞成意见占多数的情况下,科委“五天工作制”得以试行。

年月25日,好消息终于传来,国务院正式发布决定:自年5月1日起全国实行五天工作制。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个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国家。

如今“五天工作制”已在我国实行了差不多27年,事实证明,实行一周双休不仅没有影响生产力,反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并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证明了我们当初实行五天工作制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有国家已经在试行“四天工作日”对经济和社会有哪些影响,尚需时间检验

在我们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仅仅二十多年后,有西方国家在缩短工作时间方面又先行了一步。

欧洲小国冰岛于年开始在首都雷克雅未克进行“四天工作制”的试验。年,在试验进行了四年多的时间后,有该国人士称这项研究“取得了压倒性的成功”。

年5月,西班牙政府也批准了一项将每周工作时间缩短到2小时的为期三年的试点计划。

英国于年6月6日开始,在不降低员工薪水的前提下,实行全球最大规模的一周四天工作制试点活动,来自英国各行各业的00多名员工成为这项试验的参与者。

参与试点的企业老板埃德西格尔表示:“20世纪的五天工作制概念不再是21世纪企业的最佳选择。我们坚信,在工资和福利不变的情况下,四天工作制将创造更快乐的员工队伍,并将对企业生产率、客户体验和其他方面产生同样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称,将“五天工作日”改为“四天工作制”有利于减轻员工的压力和焦虑感。而且工作效率也未下降,甚至还有所提高。

但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实行“四天工作制”将给员工们带来更大的工作压力,因为他们必须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

还有人指出,一味减少工作时间会使人变得懒惰失去上进心,会给企业增加额外成本。

如今,类似“四天工作制”这种减少工作时间的试验正在多个国家进行,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尚需时间检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