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雅未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乡有极光有地热,但他们仍然说,世界那么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855961199394271&wfr=spider&for=pc

很多人都认为,哥伦布以及他率领的船队,是到达美洲的第一批欧洲人。

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到美洲的新航线,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面貌,影响了世界地理、农业、医学等科学的发展,是世界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但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并不是哥伦布,而是生活在北欧的维京人。

北欧一般指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冰岛周边地区。这里是地球上的极北极寒地带,气候恶劣,资源贫瘠(石油发现之前)。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人们彪悍的气质,极强的生存能力,以及向外寻找生存空间的渴望。

维京人从8世纪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但他们的历史对现代人来说却是扑朔迷离的。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和文字隔阂。

现代北欧国家使用的语言,比如冰岛语、挪威语、瑞典语、芬兰语等,都脱胎于一种古老的日耳曼语言——古诺尔斯语。这种语言的最早纪录,见于8世纪时用卢恩字母所记载的刻文。

11世纪时基督教传到北欧,卢恩字母逐渐被拉丁字母取代,古诺尔斯语作为中世纪北欧地区独特的传播媒介,也变得体量庞大且变体多样。现存的古诺尔斯语文学作品,大部分写于冰岛,最著名的题材叫萨迦(Norsesaga)。

北欧中世纪的历史就藏在众多的萨迦故事中。不过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其中必然会有虚构夸张甚至神怪的内容。

为了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更清楚萨迦故事和真实之间的联系,英国学者埃莉诺·罗莎蒙德·巴勒克拉夫花费了大量精力,写成了《北方之北》一书。她在剑桥大学“盎格鲁-撒克逊、北欧与凯尔特”学系学习时,就开始学习古诺尔斯语,后获得牛津大学“利华休姆青年培养奖学金”。又在杜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以及各种研究机构深造。她还到各处实地考察,西到格陵兰岛,南至伊斯坦布尔,都留下了她寻找维京遗迹的脚印。

一、维京人的前世今生

公元年夏天,维京人首次对英格兰发动大规模袭击,他们残暴地洗劫了林迪斯法恩岛上的修道院,这个小岛是当时盎格鲁-萨克逊北部的政治中心,是当时非常富裕的教会重地。在后世的记载里,维京人洗劫修道院,把贵重物品席卷一空,僧侣们不是被就地砍杀,就是遭到驱逐,或者被卖为奴。

维京时代的大幕就此拉开。

接下来,斯堪的纳维亚人不断入侵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不断回击维京入侵。但维京人始终没有彻底离开英格兰,甚至一度在英格兰划分出一块领地住了下来,叫“丹麦法区”。

所以,从现代英语词汇中,从不列颠群岛的地名中,处处可以看到古诺尔斯语的影子。以至于作者埃莉诺说:“很多人愿意相信,现代英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维京人的血液。”

但现在维京人留给人们的印象,仍然是“斯堪的纳维亚恶棍”。“他们驾驶着长船,闯过北海,肆意烧杀抢掠。”但“viking(维京人)”一词,早在8世纪就有了,就是“海盗”“劫掠者”的意思。

于是在中世纪,“维京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口中,就泛指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人。

但北欧人自己却并不全都承认自己是维京人,北方人(Norse)这个称呼更合适。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京人这个称呼几乎就销声匿迹了。

但是,到了19世纪,英国的艺术家们重新对维京人产生了兴趣。沃尔夫·司各特爵士写于年的小说《海盗》,重构了维京人的形象。接下来,整个欧洲的艺术家们都将古老的维京人和神秘的北欧,写进了自己的作品。

如科幻小说鼻祖,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出了《地心游记》,以中世纪冰岛萨迦为蓝本。德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在《女武神的骑行》和《指环》中,重新唤醒了屠龙英雄和北欧诸神的传奇,还创造性地给维京人戴上了有角头盔。

20世纪到现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让维京人的形象更加鲜活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霍比特人》《魔戒》《驯龙高手》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二、从萨迦中了解中世纪维京人的探险之旅

维京时代的发源地是冰岛。这是个神奇的“冰与火之地”。它虽然处在极寒地带,但火山爆发频繁,地热汩汩冒泡,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一千多万年来,始终“涌动着青春的活力”。

公元年或年,挪威人来到这里,成为最初的冰岛人。

新千年到来之后,基督教传到这里,同时也带来了书写和记录的工具和习惯。冰岛人记录法律,记录自己的历史,也记录别国的历史。冰岛人为此被誉为“北方历史的保存者”。

冰岛人更留下了大量的萨迦。

“萨迦是中世纪冰岛留给世界的讲故事的独特遗产,它们的题材和广度十分惊人,涵盖浩瀚的地理、历史和人文领域。萨迦紧张激烈的叙事,足以媲美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喜剧或好莱坞的史诗巨制。”

萨迦成文于12——15世纪,它跟随当时的北欧人,涉足辽远,天地广阔,层次丰富。“它从混沌传说中的斯堪的纳维亚古昔,一直讲到了到公元13世纪冰岛的政治阴谋。”

“冰岛人萨迦”讲的大多是冰岛有人定居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以社会主题为主要内容的故事,“国王萨迦”主要讲早期国王们的故事,而“传奇萨迦”则更多的是定居冰岛之前发生的神话和传奇故事,“骑士萨迦”就是英雄们遍布欧洲甚至更远的历险故事。

“它向北深入北极的斯堪的纳维亚,向南延伸到拜占庭和圣地耶路撒冷,从东部罗斯王国和江河,延伸到西部的格陵兰和北美洲外缘。”

在《北方以北》一书中,作者埃莉诺·罗莎蒙德·巴勒克拉夫跟随着萨迦故事,顺着指南针的指向,考察北欧中世纪探险者在世界各地留下的足迹。

三、探寻历史是为了看见为了记忆,更为了行走

萨迦故事,是混合着现实与幻想,准历史冒险与超出现实范畴的奇幻故事。

埃莉诺之所以要沿着这些故事的脉络,去寻找北欧人的足迹,就是为了看见其中的真相,那些可能会被遗忘的记忆。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质疑:连鲁迅先生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埃莉诺能看到真相吗?

著名学者、影评人戴锦华曾说:“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并不是说我们从历史中什么也学没学到。历史的意义也不是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的意义是为了记忆。”

当埃莉诺看到在格陵兰岛上,一个极荒蛮之地发现的堆石标,上面刻着北欧人的名字和日期的时候;当在斯德哥尔摩阿兰达国际机场,看到仍矗立在那里的刻有双蛇和卢恩文的石碑;当看到收藏在雷克雅未克和哥本哈根博物馆里的萨迦古籍时,我们可以说,她看见了。

斯德哥尔摩阿兰达国际机场的石碑

虽然在萨迦的镜头下,世界的有些区域很清晰,有些区域模糊而抽象,还有些区域则干脆一片空白。而且到现在,萨迦里的很多信息早已被改动被补充,甚至被重新阐释。但它仍给我们留下了人类曾经的记忆。

在中世纪北欧的故事里,人们没有明显的心理界限,也没有强烈的文化隔阂。他们在萨迦中绘制的地图,能看出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我们可以说,那时的北欧人对这个世界还很不了解。他们只能清晰描绘出自己熟悉的地方,他们还没有接触到更遥远的地方和人群以及文化。

现代的地图绘制技术高度发达,标注十分详细,但谁又能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就一定比前人更透彻。人们常说,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将地球变成了一个村。但有哪个村民能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犄角旮旯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了呢?

永远无法做到!

那就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敬畏的心,一颗好奇的心,像维京人那样,到东南西北去,到各个地方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也许正是埃莉诺·罗莎蒙德·巴勒克拉夫探究萨迦,重走维京人的探险路,要去寻找可见的遗迹的原因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